3月6日,3044永利集团登录教师黄志高,“轻车熟路”地走进了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江岸机务段的车间,和一线的工程师和工人们交流故障解决方案。一路上,人们都跟他打招呼:“黄老师,你又来啦!”
老黄跟大家有多熟?江岸机务段副段长周小军、武汉大功率机车检修段副段长曹定福都说,他们段和老黄合作了20多年,解出了不少“好题”,一些“解法”还被推广到全国,至少产生了数千万元的效益。
黄志高(左)
30年深耕一线,他擅做“巧改动”
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昌南机务段技术科副科长李剑锋说,黄老师很会做“巧改动”,他给出的方案,大家好上手,能被迅速推广。
确实如此。黄志高团队在解决“客运机车双管供风减压阀常出故障”难题时,提出为减压阀的阀体增设密封槽,类似给瓶盖加螺纹,可以很好地限制减压阀橡胶膜片的变形;在解决铁路机车车辆用螺杆式空气压缩机过热时,提出的方案是修订保养标准,让每次小修时都校验安全阀和温度开关,并更换油细分离器;为解决机车牵引电机落修率居高不下的问题,则建议换电刷……
长期困扰铁路一线的问题,便通过这些成本很低的小改动,顺利地被解决,带来的效益也很可观。仅一项为减压阀加密封槽,一年就能为武汉铁路局节省400万元检修费用。在黄志高奇思妙想的背后,是30年深耕一线对机车的极度熟悉。
“我1991年中专毕业后进武汉铁路局武昌南机务段时,就爱上了机车。对我来说,机车是另一个家,每次上了新技术、新机车,我不眠不休都要快点把它搞清楚,多年来我一直是机车制动技术第一人。后来我读研,到高职当老师了,也经常去段里,摸到机车就觉得熟悉又安心。”黄志高说。
周小军则说,老黄下现场一直都很拼——“换电刷”时,因为电机在机车底,他每天钻八九台机车的车底,出来后全身黑得只看得到眼白;探查空气压缩机过热原因时,他冒着60多℃的现场高温,检查了十多台机车的机械间,都是进去几分钟,出来缓缓再进去,一台车至少待上半小时,“他说,自己不下现场,怎么可能查明原因,再对症下药?”
“找出问题点,主要靠的是我多年的现场经验,巧解问题,还需要加上研究能力。“黄志高说,他每年都主动去要机务段的《质量分析报告》,对上面记载的、在他专业领域内的多发故障,他会找大量论文和研究报告研读,再“揭榜”解题。
黄志高(右)来到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江岸机务段,与一线工作人员交流
出国时摸灰尘,解了国际难题
武汉铁院3044永利集团登录经理何成才是黄志高的老搭档。他说,黄老师是个很细心的人,爱钻研,他时刻都在琢磨企业出的“题”,不达目的还不罢休。
曹定福对老黄“国外出差时顺便解决老问题”的故事津津乐道。
那是在2016年,黄志高和团队老师一起受学校委派到日本交流学习时,想到日本一家公司生产的一款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自2007年配属武汉铁路局后常发生辅助变流器过热故障,往往出现过热保护停机,便主动去找相关研究所的专家交流,但对方表示,从未听说该机车有这个问题。
之后在街上散步时,黄志高他们却发现了端倪:没车经过时,街道PM2.5浓度显示仅为个位数,机车的问题会不会也跟灰尘有关?他们赶紧申请安排到相应机务公司参观,一看果然,日本的机车不仅外面干净,各种冷却风道都没有风痕,日常维护时各种散热器表面也没灰尘,所以散热性能能始终保持在设计状态。回国后,他们便提出,在辅助变流器冷却风道的入口加装滤尘器,试验很成功。2016年,该项改造在武汉局集团公司全面推广,彻底解决了这个困扰了该局八九年的老难题。
黄志高认为,高职教师和企业加强合作,不仅能为一线解决问题,为国家省钱,更能藉此深入参与生产过程,深入研究技术问题,全面掌握行业企业标准和岗位要求,并把它们都融入高职教学中去,培养未来的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。“希望像黄志高这样的双师型教师能更多地涌现。”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副董事长周慎说。(极目新闻记者张屏 摄影记者黄士峰 通讯员刘莉琳)
黄志高(站立者)经常到铁路一线看望学生,并调研企业的人才需求